心理咨询知识

认识抑郁症 抑郁症知识(3)

    认识抑郁症 抑郁症知识(3)

55.常用抗抑郁药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有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虑平等。多年来应用TCA疗效肯定能使70%左右的抑郁症病人获得较好缓解,50%左右完全缓解。

(2)四环抗抑郁药:有马普替林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目前应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临床研究表明,上述5种SSRIs对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与丙咪嗪或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则显著少于三环类抗抑郁剂,患者耐受性较好,且使用方便、安全。

(4)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如万拉法新。

(5)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如米氮平。

(6)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RIMA)如吗氯贝胺。

56、如何选择抗抑郁药:

一般而言,应综合病人的临床特征,伴随症状、生理特点、躯体情况以及既往药物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等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抗抑郁药物。

有人认为有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突出的行动迟缓,有的则伴有激越和焦虑,所以应该选用不同的抗抑郁药。

对于首次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者,如以动力缺乏为主要表现者,宜选用镇静作用较轻的丙咪嗪、氟西汀、西酞普兰等。若焦虑激越突出,宜选兼有抗焦虑作用的阿米替林、多虑平、万拉法新或米氮平等。对于不典型抑郁患者,宜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对于再次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者,选药应主要根据过去治疗的经验。过去曾经有效,后因减药或停药而导致病情复发者,重新选择过去曾使用的药物大多仍有效;而对于过去曾足量足疗程使用仍无效果、 或者充分的维持治疗仍不能阻止病情复发者,应果断换药,选择其他不同作用机制或化学结构的药物。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伴躯体合并症,那就不能采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以选用新一代抗抑郁药为好。

57.如何确定抗抑郁药的剂量:

一般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躯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抗抑郁药的剂量。

(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虑平等是临床上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一般应从小剂量25mg开始,以后酌情每隔2-3天增加25-50mg,有效剂量为50-250mg/日,个别病人用量 可能稍大,但经过此剂量效果不一定更好,相反毒副作用更多,分2-3次服用,如剂量不大,可晚间一次服。马普替林为四环类抗抑郁药物,有效治疗量为100-250mg/日。

(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效治疗剂量:氟西汀20-40mg/日,帕罗西汀20-40mg/日,舍曲林50-100mg/日,氟伏沙明100-200mg/日,西酞普兰20-60mg/日,少数疗效欠佳者,剂量可增加。

(3)其他新型的抗抑郁药物:

a 曲唑酮:是一种5—HT受体拮抗剂,常用治疗剂量为200-500mg/日,分2-3次服用。

b 万拉法新:为苯二胺衍生物,常用治疗剂量为75-350mg/日,分3次服用。

c 米他扎品: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常用治疗剂量为15-45mg/日分1-2次服用。

d 新型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有效治疗剂量为300-600mg/日,分2-3次服用。

58.如何确定抗抑郁药的疗程:

抗抑郁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缓解症状,而且还要防止复发。为此,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以解除抑郁症状为主要目标,一般需6-8周足量抗抑郁药治疗,紧接巩固疗效期,一般需要继续使用足量抗抑郁药4-5个月;随后维持治疗期则是以预防复发为目的,抗抑郁剂药量可适当减低,维持治疗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短者半年左右,病情多次复发者甚至需要终生治疗。

由于抗抑郁药奏效较慢,不少病例可能需要连续用药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逐渐见效,因而在急性治疗期,医生、病人和家属都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来等待疗效的出现。进入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后,由于用药时间较长,患者易于出现麻痹思想厌战情绪而不按医嘱服药,因而需要经常就治疗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解决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59.如何确定抗抑郁药是否有效:

抗抑郁药治疗有效通常是指治疗开始后6周内,抑状的严重程度减轻40-50%以上。因此,一般而言,临床上评估一个抗抑郁药是否有效,观察时间不少于6周,尤其老年患者应如此,因为他们的起效速度往往更慢。但临床上也不必消极等待,经4周足量治疗仍无效果,就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导致某种抗抑郁药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有抗抑郁药剂量不足。疗程过短,患者依从性不佳等。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依从治疗的患者,如果药物剂量达到通常有效剂量之上甚至最大耐受剂量,并维持在此剂量水平至少4周仍无效果,即可确定药物无效并考虑更换。

60.如何更换抗抑郁药: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依从治疗的患者,如果抗抑郁药物剂量达到通常有效剂量之上甚至最大耐受剂量,并维持在此剂量水平至少4周仍无效果,即可确定药物无效并考虑更换。

换药的原则:(1)换用药物给药应方便。(2)不良反应更少,耐受性和依从性更好。(3)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应更小。(4)可以换用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也可以换用化学结构或药理作用不同的药物。

换药的注意事项:(1)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换药,不能擅自更换。(2)换药速度取决于抑郁的严重程度。通常在停药前先缓慢减少药量,减至原量一半时开始缓慢小剂量加服拟换用的药物,逐渐加至有效量并停用原药。不宜过快。(3)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间换用,须有药物清洗期。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换用其他抗抑郁药时须2周的药物清洗期,从任何一种抗抑郁药换用MAOIs须有1周药物清洗期,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须停药5周方可换用MAOIs。

61.如看待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

多数抗抑郁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治疗初期,如口干、便秘、瞌睡、镇静过度、头晕等较为常见。但是临床经验表明,一般此类反应程度较轻,不妨害继续用药,在1-2周内病人会逐渐适应的。如果个别病人反映很重,常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则就应该立即改用他药。对此在用药前应该详细慎重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不然患者拒绝服药或误将药物不良反应视作疾病症状,病情未见减轻,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拒绝服药,或加重绝望心理,走向自杀道路。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不接受暗示,很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而且非常敏锐和现实的。

总的来说,抗抑郁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无成瘾性,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一般不严重,大多数病人可以耐受,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迟,会逐渐减轻、适应。患者不能因为这些不良反应而停药。正确的途径是及时向医生反映,可以更换药物。

62.抑郁症必须住院治疗吗?

轻度抑郁症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有的病人虽存有抑郁症状,但尚能坚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或仅有轻度的损害,对这种病人只要定期到门诊接受检查和指导,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按时服药,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就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若病情较重,如严重抑郁伴有自杀念头或自杀倾向者,或那些不能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或缺乏家人照料的病人,就需要住院治疗,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让病人和外界压力绝缘,安心养病。

63.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有什么意义?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同时在出现情绪抑郁、低落过程中产生悲观、失望和孤独、无助感。这些情况,一般来说可以用心理治疗——即所谓的“心药”来处理。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门诊病人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相似,有效率60-80%。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因为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反应,因此对那些药物副反应明显或害怕电休克治疗的病人来说比较适用。第二,临床上约有10-30%的难治性病人,即对药物没有疗效的抑郁症可以合并心理治疗以取得效果。第三,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状,但停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仍会复发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会出现抑郁,而心理治疗可以教会病人如何去面对和适应挫折,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会技能。

当然,心理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来说,首先是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然后考虑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并不排斥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尤其是药物治疗,倘若与药物治疗合用,对抑郁病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64.抑郁症可用电休克治疗吗?

电休克治疗,是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产生全身性抽搐发作的治疗方法。综合国内外对抑郁症治疗研究资料发现,电休克治疗比药物治疗显效快,安全性好,危险性也相当较少。电休克治疗对有严重自(伤)杀企图或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和顽固性抑郁症以明显自责、自罪的患者是首先方法,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达70-90%。

在治疗最初数小时患者可处于睡眠状态,记忆功能可有一时性轻微影响,但一般在1-2周内即可恢复,不会出现严重或持久记忆障碍。常见的并发症可有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正常操作下,一般有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抽搐停止后10-30秒钟呼吸自行恢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5分钟内呼吸自行恢复,如未及时恢复则应立即进行行为有效的人工呼吸、输氧。治疗时只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要求,保护好患者的体位及关节就可避免出现由于肌肉突然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关节脱位及骨折。

但对患者颅内出血,大脑占位性病变及其他增高颅内压的疾病、心脏功能不稳定和导致麻醉危险的疾病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电休克治疗。

65.运动对抑郁症治疗有效吗?

运动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作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抑郁症患者共有的孤独感。运动能防止抑郁症的发作,有助于增强体力,它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内缓解情绪。

但运动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健身操为例,内容包括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作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散步也可以达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在开始运动时,须经医生的同意。

66.什么是营养疗法?

许多医生认为,食物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对人的情绪有重要影响。有专家认为,易动感情的人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抑郁症。因此,抑郁症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鱼、蛋、绿色蔬菜等。

营养学家认为,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脑必须利用氨基酸来制造某种神经传递素,神经传递素能把收到的信号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一个脑细胞,没有神经传递素,人是无法进行思维的。例如色氨酸是大脑制造神经传递素的重要物质,色氨酸太少就会造成脑子里神经传递素的下降,其后果是使人出现抑郁症。因此抑郁症患者宜多吃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酸牛奶、香蕉、牛肉、鸡肉等。

67.针灸治疗抑郁有效吗?

针灸治疗精神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针灸抑郁症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观察,取得了可靠的疗效,临床显效率可达75.2%。

如有人研究,采用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抑郁症,并与阿米替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疗效近似,且对焦虑、躯体化症候群与认知障碍候群,电针组较阿米替林组为好,而副作用亦少。

68.增加光照可以治抑郁症吗?

光疗是一项新的实验性治疗方法,是将病人置于人工光源中,约200倍普通室内强光(2500Lux),增加光照射2-3小时/天,共1-2周。一般2-4天即有治疗反应。

光疗主要指征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是指以与特定季节(特别是冬季)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光照量的减少被认为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成因之一。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1)睡眠增加和白天困倦;(2)焦躁;(3)疲劳或精力下降;(4)性欲减退;(5)注意集中困难;(6)清晰思维困难;(7)食欲增加引起体重增加,特别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

光疗的副作用仅为易激惹,处理可减少暴露时间。

69.什么是经前综合症?

经前综合症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中自排卵后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精神障碍,症状逐渐发展,至经前5天左右最重,一旦行经,症状迅速消失。

经前综合症的患病率为30-79%不等,但症状严重而影响日常生活的妇女不足1/3。以30-40岁的妇女多见且症状较为严重,绝经后不再发生。

经前综合症发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经综合症的发生不但有生物学方面的原因,而且与社会心理因素有明显关系。

经前综合症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躯体方面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疼,周身疼痛,乳房胀痛,多汗,下腹胀等。精神症状主要有情感改变,如抑郁、烦躁不安、易激惹、情绪不稳定、哭泣、敌意等。还可有睡眠、食欲方面的变化。

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70.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通常称为产后心境不良,女性产后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委屈,并暗自啜泣,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恢复,约5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种是产后抑郁症,产后发病的时间长短不等,长则一两年,短则几周后就出现,发病率为10%,症状是心情恶劣,疲倦,伴有头疼和全身疼痛。生活中的一些很平常的事都回越来越觉得受不了,悲伤流泪,无心打扮,不思饮食,甚至连孩子也不想照顾。严重者可能自杀,当然也有相当多的人会自愈。

第三种情况最为严重,称产后精神病,典型症状是妄想,想象有人加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并有自杀倾向,这种情况比例最少,不到10%。

预防与治疗:

(1)产妇与丈夫可阅读有关的书籍或参加讲座,对产后抑郁症多些了解作好心理准备,并预早安排分配时间和工作。

(2)若妈妈产后出现抑郁沮丧的微状,丈夫、亲人或朋友应对她信任,同情和给予支持;尤其丈夫的爱护和谅解至为重要。另外,丈夫或家人也可以提供实际的帮助,例如,分担日常的家务和照顾孩子,让妈妈有机会休息松弛一下。

(3)若有朋友以前曾患过此症,可跟她们联络,吸取她们的经验,进一步帮助自己康复。

(4)如果症状持续未有改善或变得严重,必须尽快找专业人士协助,如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等,可给予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71.烟、酒可以消愁吗?

烟、酒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社会和个人的某些原因,吸烟和饮酒的习惯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折而情绪抑郁时,人们常借用吸烟、饮酒来缓解不良感受作为解脱和逃避的方式。但是,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因为烟、酒精的良好作用回很快消失,而代之以难以戒除的嗜烟、酗酒习惯。烟、酒精同其他对脑部有直接作用的药物一样,会引起耐受性,重复使用后,效应会逐渐降低,必须加大用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后,会对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产生损害,出现记忆力、智能障碍,肺癌、胃炎、肝损害等。而且,尤其是酒精损害本身也会导致抑郁情绪,或使抑郁症病情加重,难以治疗。这样看来,用饮酒来缓解抑郁,无疑于“借酒消愁愁更愁”,饮酒止渴,会形成恶性循环。

72.失眠的抑郁症如何选择抗抑郁药:

睡眠障碍对于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早期改善睡眠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而持续失眠还会导致白天的工作效率下降。

不同的抗抑郁药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有所不同。

传统的抗抑郁药三环类及四环类,如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马普替林等,因具有明显的镇静嗜睡作用,能改善睡眠,故对伴失眠的抑郁症病人可选择上述药物,一般剂量为150-200mg/日,可分早、晚服用。也有的学者主张晚间一次服药。

新一代抗抑郁药: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同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睡眠结构,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较好,故非常适合伴失眠的抑郁症病人。

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目前已在临床应用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胺和西酞普兰,是一类镇静作用轻或无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治疗早期可能出现焦虑,紧张不安和失眠,故对伴失眠的抑郁症病人选择上述药物时,宜白天服用,晚间可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路光辉)

73.老年抑郁症如何选择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老年抑郁症最主要的手段,所有的抗抑郁药物对老年抑郁症均有效。应首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理想药物。临床上,把抗抑郁药分为传统的抗抑郁药和新型抗抑郁剂二类。传统的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大,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和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一般不适应老年人的治疗。新型抗抑郁剂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其抗胆碱能作用弱,几乎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脏毒性作用,镇静作用弱,对认知功能影响小,老年人易耐受,即使过量也较安全。半衰期长,每日服一次即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头疼、震颤、失眠和激越。目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已成为老年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而传统的抗抑郁剂和其它制剂应作为二线药物。

新型抗抑郁药有:

(1)常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5个,被称作5朵金花,包括氟西汀(又名为百优解、奥麦伦和优克)、氟伏沙明(又名兰释)、舍曲林(又名左洛复)、帕罗西汀(又名赛乐特)、西酞普兰(又名喜普妙),这类药具抗抑郁、抗强迫和抗焦虑作用。

(2)可逆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马洛贝胺(又名朗天),为可逆性抑制单胺氧化酶A,有较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服用时无需限制病人饮食。

(3)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如万拉法新(又名怡诺思),具很强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对重度抑郁有效,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4)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如米他扎平(又名瑞美隆),除抗抑郁和抗焦虑,还有改善睡眠作用。

传统抗抑郁药有:

(1)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氯丙咪嗪,这些药物有很强的抗胆碱能作用(口干、便秘和尿滞留等)、低血压反应、抗组胺和心脏毒性作用,而且易引起谵妄。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欠佳时,可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2)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麦普替林,能选择性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作用较温和,不良反应轻。

一般应逐步、小剂量增加药量以达到有效治疗量。如果使用小剂量时已取得疗效,则不必再加大剂量。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剂量约为成年人的30%~50%,而维持量同治疗量,但有少数老人的药物剂量几乎与成年人相等。因此,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随时调整剂量。至于起始剂量,有人建议65岁以上者比成人减少10%,75岁以上者减少20%,85岁以上者减少30%。

74.昂贵的抗抑郁药疗效一定更好吗?

每个患病的人总想吃到最好的药,使自己的病情尽快恢复。一分价钱一分货,最贵的药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疗效最好的药。其实不然,这是人们在认识上的误区。现有的许多种抗抑郁药,虽然它们在作用机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疗效是差不多的,没有一个抗抑郁药比其它抗抑郁药好,也没有一个药能解决所有的抑郁病人。对某个药来说,每个病人用药后的疗效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病人用这种药效果好,有的病人用那种药好。

当然,各种抗抑郁药除了都有其基本的抗抑郁作用外,还有自己各自的作用特点。如赛乐特、马普替林、多虑平抗焦虑作用强,瑞美隆、美舒郁能改善睡眠,氯丙咪嗪有较强的抗强迫作用,百优解对抑郁病人的抑制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怡诺思、朗天、阿米替林可治疗难治性抑郁。医生在用药时会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选择药物,而不是根据药价的高低。

目前临床上所用抗抑郁药的价格区别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副作用上。新一代抗抑郁药价格较贵,但副作用小,安全性大,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好,更适合于老人、小孩、健康状况差的病人。而传统的抗抑郁药虽然疗效好,但副作用大,使用受到限制。如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加以使用,同样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某种药物的副作用,反映在病人身上,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在正常的用药剂量范围内,往往只有部分病人出现副反应,大多数病人是能够耐受的。

所以说,药物不是越贵越好。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临床特点、经济能力、对副作用的耐受性等,综合考虑,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75.婚姻和家庭关系可以帮助抑郁症病人吗?

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往往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活动少,家庭关系紧张。缺乏支持性人际关系和缺乏社交技能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因此,调整和改善病人的婚姻和家庭关系,使家庭更加和睦,将对抑郁症起到治疗作用。婚姻家庭治疗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疗效可以协同药物治疗作用。

调整好婚姻和家庭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理解和沟通。双方要学会多交流、多勾通,才能够获得理解和支持,消除误会,减少不必要的争吵。如一些抑郁症病人常出现疑病症状,到处看病,家属不能认为对方是在装病,应理解这是抑郁症的疾病表现,应鼓励病人配合抗抑郁治疗。

2、要注重现在,少追究过去。遇到事情时首先要考虑现在该怎么做?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讨论过去,追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谁的责任。更不能翻出成年老帐,埋怨对方,将问题复杂化,加重了矛盾冲突。

3、强调优点,忽略缺点。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常会注意到对方的缺点。而实际上家庭成员间能多看到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对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很重要的。应学会对他人多肯定,少否定,多宽容,少刻薄,这样家庭才能和睦。

4、相互尊重。遇到问题时,可以共同协商,探讨问题的本质,以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而不能认为对方能力不如自己,什么事都包办代替,这样会造成对方的自卑心理。如对方已做了某项决定,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不应横加否定,以避免造成对方的反感,引起矛盾冲突。

76.失业了,如何度过心理危机?

人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抑郁障碍常常在不良生活事件之后发生。然而,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是这些生活事件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它们在疾病的发生中起了诱发的作用。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生物学易感因素(遗传、神经递质功能不足等)、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

失业是越来越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我国习惯将它说成是 “下岗”。它是一种比较多见的不良生活事件,容易造成心理危机,尤其是最初的几个月内,因为此时人们将面对许多困难,如经济困难、日常生活规律改变、家庭及社会交往改变等。对于抑郁症病人,如遇到失业而不能正确对待,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复发。对一些有易感因素的人,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新发病例。

只有正确面对失业,才能在遇到时从容不迫,才能不至于造成抑郁的发作。解决的方法有:(1)认识到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单位效益不好、专业技术局限、人际关系紧张等),工作变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不加分析地归咎于是自己无能,甚至进一步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的产生。(2)要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失业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你失去的可能是一项并不很适合你的工作,而以后找到的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你的发展。(3)要主动调节自己不适当的情绪状态,尽快度过痛苦的不适应期。(4)重新对自己进行评价,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发现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重新振作起来,把握机会,创造未来。(4)利用休息在家的这段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培训或业务学习,给自己充电加油。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暂时休息和放松一下,养好身体,以便今后更好地工作。(5)寻找新工作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仅从经济效益着眼,否则可能会再次受到挫折,以致丧失信心。

77.抑郁症病人如何自我疗养?

抑郁症病人除了接受抗抑郁治疗外,又如何通过自我疗养以促进病情康复呢?下面的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1、增加活动。抑郁症病人常常兴趣丧失,精神疲乏,造成活动减少,整天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病人可以有意识地增加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想法中分散注意力,同时在做事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比如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做一些手工活,看看电视和报纸,听听音乐等。有的病人会说:“不是我不想做事,实在是没心情做。”此时为了病情的康复,你就得拿出一点毅力来,坚持一下,定会收益非浅。

2、体育锻炼。锻炼可减轻抑郁。一些研究发现,对有些抑郁症病人,体育锻炼比抗抑郁治疗和心理治疗更有效。体育锻炼可提高血液中某些激素(如β-内啡肽)的水平,振奋精神。体育锻炼可转移抑郁想法,可提高自信心。至于体育锻炼的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体育锻炼能否达到消除抑郁的效果,则取决于锻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培养社交能力。抑郁症病人增加愉快的活动是非常有益的,愉快的活动常常包含与其他人的交往。抑郁症病人常常会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对他人的批评和拒绝特别敏感。他们难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压抑愤怒使其更难处理应激和冲突。故抑郁症病人应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在交往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如能做到这一点,患者就会感到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自信心增强,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4、心胸开阔。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不要将别人看的太完美,也不要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过高,应切合实际,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78.从不快乐中获得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一种情绪,一种长期而主观舒服满足的感受。人人都想得到快乐,但又不得不经常面对生活的烦恼。下面的几点建议可能有助于你摆脱烦恼,从不快乐中获得快乐。

1、诚实对己,顺其自然。纯真、率直、不做作、童心未泯的赤子之心,是一切快乐和创造的来源。当你因挫折失败而感到抑郁时,请记住,坦然面对,排除外在不必要的困扰,有人关心你,可谢谢他,但不要为他所困。我认识一个朋友第一次考大学时没考上,亲朋好友来看他时总要问:“考的怎样?差几分?怎么不多用功些?”他的父母也觉沮丧,而他却泰然处之,安慰父母说:“晚一年有什么关系,今年我知道该怎么准备,明年一定会考取。人家问的话,谢谢他们的关心就好了。”一年后,他从新改变了读书方法,果然考上了大学。

2、善于宣泄抑郁感受。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就要想办法把它清理掉。你可以在家挂一个沙袋,不开心时将它痛打一顿,发泄掉心中的怨恨。你也可以在无人的地方,大声地叫喊,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

3、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悲观消极的人是在每一次机会中都看到困难,积极乐观的人则是在每一次危机中看到机会。“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友谊、爱情和家庭。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真正的感情联系,是给与取的关系,互惠平等,接纳对方的优缺点,互相尊重,对于后果要有责任感,互相承诺。在这种人际关系的支持下,当你痛苦的时候,一定能体验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快乐也会油然而生。

79.如何主动寻找快乐,摆脱抑郁?

快乐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益于处理好人间关系。相反,人们心情长期不愉快,容易生病和形成变态的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争吵。那么,如何能寻找快乐,摆脱抑郁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降低期望水平。许多不快乐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们的期望过高,往往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有一些完美主义者,凡事用完美的观点要求自己,但因自己并不完美,所以他永远都不满足。降低标准,慢慢地一步一步来,一样能达到目的,实现理想,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2、戒贪婪。贪婪使我们的精神生活陷于饥饿状态,为钱,为名,为利,让生活失去了满足感,失去了快乐和幸福。即使有时你得到了什么,那也是短暂的快乐,很快你又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追逐和挣扎之中。只有避开它,才能从生活中去发现幸福和快乐。

3、心胸开阔。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此时就得想得开。如果处处斤斤计较,就很难保持经常的愉快情绪。

4、培养幽默感。幽默的特点是温和、含蓄和机智,其本质是有趣的弱点同可爱的人格相结合,他具有天真的形式和理性的内容。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就要加强修养,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要热爱生活,要训练自己的机智和联想能力。幽默可以用来进行使人易于接受的批评,可用于解嘲,避免尴尬的局面。

5、参加文体活动。可以经常看一些娱乐片、滑稽戏,听一些轻音乐、圆舞曲和相声,跳跳交谊舞、迪斯科,参加体育锻炼,看体育比赛,你一定能从中体验到轻松和快乐。

80.抑郁症病人对疾病应采取什么态度?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病人往往会产生绝望感,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而拒绝治疗。因此,敢于面对疾病,对疾病持正确的态度,有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情的康复。

我们首先应知道,抑郁症是属于一种预后良好的精神疾病,绝大多数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正规的抗抑郁治疗后,病情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仍能与以往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完全不应该为疾病而悲观失望,甚至消极自杀。一个人如果为患一种能治好的疾病而自杀,实在是非常的不值。

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就如同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病就要上医院治疗,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医院。没有必要为此感到自卑,因自己患抑郁症而自卑是没有依据的。有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仍忌疾忌医,不去找专科医生而乱投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致病情拖延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的病人即使被确诊,也是偷偷摸摸进行治疗,不敢让单位、朋友及邻居知道,药费不敢报销,还硬撑着去上班。如果病人背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去接受治疗,必然会对治疗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纠正“抑郁症会变成精神分裂症”的认识误区。许多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严重时就是社会上所说的“疯子(即精神分裂症)”。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同属精神科的两个不同疾病,它们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抑郁症是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的。

81.抑郁症需要预防性治疗吗?

抑郁症的病因错综复杂,既有“无因可寻”的内源性抑郁症,又有能找到原因的其它抑郁症。在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家庭中,为什么有的成员患了抑郁症,而有的精神十分健康。这就说明,仅有遗传因素,还不足以引起抑郁症,在体内外多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谁也无法预测某人将来一定会得抑郁症,故抑郁症的预防性治疗是没有必要的。

但许多有易感素质的人,如存在抑郁症遗传背景、性格缺陷、缺乏社会支持,遇到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刺激”,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长时间沉浸在苦闷、焦虑、失望的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可能患抑郁症。对此,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会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首先是学会正确看问题。一个人生活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挫折和困难。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学会尝试改变角度看问题,往往能泰然释怀,不良情绪自然缓解。如失恋确实痛苦,但感情不能强求,与其和性格不和、兴趣不投的人强凑在一起将来闹离婚,倒不如早分手,也许以后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伴侣。

其次要善于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把苦闷压在心里,可找亲朋好友、老师长辈倾诉,也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外出旅游,分散注意力,宣泄不良情绪,使自己愉快起来。

其三是知足常乐。与人交往要心胸开阔,对人不能苟求,要用一颗宽容心对人。对自己要求不要太高,应切合实际。因为期望越高,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失望越大,刺激也越重。

其四是正确认识抑郁。抑郁是一种情感体验,每个人在受到挫折时都可能产生抑郁情绪,这并不代表得了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一种病,病人表现出整个精神活动处抑制状态,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悲观绝望等。当一个人没有原因地出现抑郁、或感受到与刺激不相称的过度抑郁、或出现符合抑郁复发的先兆症状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由专家判断是否需接受抗抑郁治疗。

82.如何面对抑郁症的复发问题

抑郁复发率很高。发作1次的患者,复发率为50%;发作2次的患者复发率为75%;发作3次及以上者的复发率高达90%。提示患者复发率高的情况有:

(1)治疗结束后,仍残留明显的抑郁症状;

(2)治疗后仍有消极的思维方式;

(3)长期抑郁或多次复发者;

(4)继续生活在应激环境中,或对其生活很不满意;

(5)同时存在其它医学问题,如患严重的躯体疾病。

病人复发的临床表现基本同以往发病时的表现,重症抑郁发作时的主要症状包括显著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快感、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无价值感、内疚感、无望感、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下降、易疲劳、活动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判断病人是否复发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对这些复发病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干预。

由于抑郁症治疗的效果一般都较好,大多数患者能康复,病人及其家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复发而丧失信心。应及时进行正规的抗抑郁治疗,尽快地让病人康复。其治疗手段基本同首次发作,可采用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ECT),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人际关系治疗等。心理治疗常用于轻到中度抑郁;对于重度病人,应在其抑郁心境改善后,患者恢复了注意力和理解力时进行。

在选用药物上,可首选上次病人发作治疗中被证实有效的药物,如足时足量使用后仍无效,可考虑换药。一般来说,如病人条件许可,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一开始可用不良反应小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如百优解、左乐复、赛乐特、喜普妙、怡诺思、瑞美隆等。但多次发作病人的治疗常常会较首发病人困难,故用新药无效时可用传统的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马普替林等。不过,传统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和自伤倾向的病人,不但应该及时住院治疗,还应采用电休克治疗(ECT)。对于体弱的或年长的病人,可采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83.怎样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多次复发者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认知功能出现明显缺损,治疗更加困难,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更小。因此,预防复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复发呢?

首先要予以足够的维持治疗时间和维持治疗剂量。对首次重症抑郁发作病人,通常在治疗3个月时可达到完全缓解,但缓解后应维持治疗6个月。对二次发作病人主张在症状缓解后维持治疗2年,三次发作者维持治疗5年,三次以上者需终身服药。有下列情况者也应长期用药:

(1)有两次重症抑郁发作,并有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障碍的家族史;

(2)起病年龄早(小于20岁);

(3)曾有突然、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抑郁发作;

(4)停用有效的抗抑郁药后1年内复发者。

以往人们认为,维持剂量可取治疗量的1/2~1/3。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维持用药量应同治疗量。新一代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轻,增强了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使全剂量维持治疗成为可能。

其次是让患者学会应对不良生活事件、家庭矛盾、工作压力、身体疾病等问题的技巧。如与患者讨论什么事件对他来说是不良刺激,一旦发生如何识别,识别后又如何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以便患者意识到真的发生类似情况时也能应付。

其三,让患者的亲属也参与到预防复发中来。让家属了解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后,家属就能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督促病人按时就诊服药,增强对病人的社会支持。

84.抑郁症复发前有哪些先兆?

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早期往往会出现思维、情感、行为方面的改变,常见的先兆有情绪低落、睡眠不良尤其是早醒、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或活动失去兴趣、不愿参加日常的社交活动、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易烦躁。如能及时发现这些先兆症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可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

为便于及时发现这些症状,患者本人、家属、照顾者、其他家庭成员、定期随访病人的医生对之应有足够的了解和警惕。

你如果想了解复发的先兆,可以问患者下列一些问题:

(1)您能回忆起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难以做┄┄?

(2)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3)您注意到您当时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吗?

(4)那以前,您觉得您有什么地方与平时不同吗?

(5)上述这些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距发病有多久?

(6)与您一贯的想法、情感、行为不同的首次表现是什么?

(7)从注意到有改变到发病有多久?如通过上述提问仍没发现常见的先兆,可直接问是否有常见的先兆。

如:

(1)您是否发现您对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兴趣下降?

(2)您有无早醒或入睡困难?

(3)您最近是否心里不开心?

先兆症状本身对患者就有不良影响,同时还预示着马上就要复发,这会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因此,一经发现,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调整或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同时,要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多与患者勾通交流,减轻其焦虑,分担其痛苦。患者也可直接找心理医生,接受一些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促进病情的改善。

85.抑郁症病人如何尽快适应社会?

第一,要树立自信心。许多病人病情缓解后,仍会对自己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患了精神疾病,会被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看不起,以前的工作也不能胜任了。这种观点,阻碍了病人回归社会。其实,抑郁症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病,病人病情缓解后,完全能恢复以往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第二、增加社会交往。病人发病,往往会避开亲友,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在康复阶段,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习如何与人交谈、接洽和保持友谊,减少被动和孤独,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病人发病前,常有不良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如失恋、亲人故世、失业下岗、退休等。病愈之后,就要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注意角色的转变和适应,以及通过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取得已经失去的联系。

第三、培养兴趣爱好。抑郁症病人在发病时,常常兴趣丧失,什么事都不想做。因此在康复阶段,需要恢复从前的兴趣爱好,培养新的兴趣爱好。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增加自己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使自己能从中得到愉悦,情感得到宣泄。

第四、逐步适应。抑郁症病人,在康复阶段,要学会循序渐进地逐步适应社会,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欲速而不达。大多数病人喜欢将自己与过去好的时候比,希望一下子就完全恢复,因此常常产生“今不如昔,这样下去抑郁不会好”的想法。其实你应该与发病时比,你会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不久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已完全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86.如何预防小孩发生抑郁?

儿童抑郁症的病因错综复杂,除了内在因素如遗传、生化、内分泌等因素以外,个体发育、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丧亲等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通过改善对孩子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1、家庭关系要和睦。家庭稳定,家庭气氛轻松愉快,以及亲子关系密切,对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家庭不和睦,常发生争吵,甚至破裂,会使儿童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导致注意力分散、烦躁、愤怒、痛苦。有人对离婚家庭的儿童作过随访研究,发现有37%的儿童和青少年患中、重度的抑郁,其父母分居和离婚后5年是他们感到最不愉快的时期。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预防孩子患抑郁症。

2、正确定位对孩子的期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较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这样会使孩子长期处于过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因此,家属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爱好,给孩子定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有把握实现的目标,让他们少受挫折,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一样会很好地成长。

3、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缺乏社交技能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鼓励、组织和引导儿童参加社会交往将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父母和教师均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并发扬民主,鼓励他们讲“心里话”,发表不同的见解,支持他们的正确意见和行为。与他们交朋友,搞好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也促进他们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形成和睦的“大家庭”气氛。

4、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不注意方式,经常采用强制命令,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长期的自尊心受损,就会导致自卑,而自卑感强的人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自责、绝望、抑郁。家子对孩子教育时,应多诱导,少训斥。学校老师批评学生时应注意场合,考虑到学生当时的心情和情绪,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应粗暴羞辱和体罚犯错误的学生。

87.抑郁症病人应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吗?

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是一个病人的基本权利。抑郁症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精神疾病,治愈后恢复一如常人,仍能象以往一样工作、生活,而不留后遗症。因此,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不但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对一个有严重消极自杀的病人,往往需要采用电休克治疗。而很多病人及家属对电休克治疗有误解,认为“头脑过电”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担心会损害大脑,留下后遗症。这时应让病人知道,电休克治疗是很安全的,真正由于电休克发生意外死亡的是极罕见的,远比药物治疗少的多。尽管做治疗时,短时期会影响记忆力,但治疗结束后,病人的记忆力会完全恢复正常。而且,现在一些大的医院采用无抽搐改良电休克治疗,安全性大大提高,对身体较弱者也可采用。病人了解这一治疗的特点后,就会解除顾虑,配合医生做完6至10次的疗程。

抗抑郁治疗起效时间至少需2周时间,抑郁症病人病情缓解后还需维持治疗相当长一段时间。各种药物又有一些不良反应,往往有少数病人服药后会感到不舒服。总的来说,新一代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少,而传统的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相对多一些。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用什么药治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什么、现在处什么治疗阶段,使其能耐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旦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也能及时找医生予以处理。

医生往往会对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和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不适合有严重消极自杀倾向的病人,不排斥合并其它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起效较慢,至少在6至8周后出现疗效。治疗中,医生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病人完成。因此,病人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应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完成整个疗程,而且要配合医生,做好家庭作业,按医生约定的时间定期进行访谈。

88.什么是睡眠剥夺疗法?

睡眠剥夺疗法是7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疗法,操作简便,起效快,在24小时内就可使抑郁症状得到戏剧般的改善。据报道,抑郁症病人用此方法治疗后的有效率可达67%。

许多抑郁症病人的情绪变化存在昼重夜轻的生物性节律,既早上醒来时抑郁症状较重,经过白天后,症状逐步减轻,到了晚上,他们可从症状中相对地解放出来。这一变化与睡眠剥夺后的症状减轻相似。因此,此疗法对具有昼重夜轻节律的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由于睡眠剥夺疗法的疗效是短期的,故只能作为抑郁症的辅助疗法,不能单靠这一疗法去治疗病人,需同时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临床上一般选择具昼夜节律变化的抑郁症患者,对某些难治性抑郁症也可选用。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当天白天经常活动,保持觉醒状态(可允许短时午睡片刻),晚上通宵不眠,次日白天仍经常保持觉醒,不午睡,直至下午或晚上就寝为止,作为一次治疗。每周治疗2次,1个疗程为8~10次。

89.抑郁症病人对治疗应采取什么态度?

抑郁症病人对待治疗首先要有耐心。所有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要在2~3周才能出现,完全起效要4~6周,有的可能更长。一般用治疗剂量的药一个月后仍无效可考虑更改治疗方案。而有的病人往往缺乏耐心,刚吃了几天药,就认为药无效而换医生、换药,造成用药不规则,不断地更换药物品种,最终什么药多没效,成为难治性病人。其实不是真的难治,也不是药物无效,而是用药时间不够。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病人经过急性期治疗症状缓解后,还需维持用药相当长的时间,以预防复发。许多病人病情缓解后,就认为没事了,同时还以为长期用药会对身体不利,常常自行停药,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

其次要客观对待不良反应。许多病人一拿到药,就反复研究药物说明书上的副反应,服药后整天担心会出现说明书上所描述的副反应,有的病人甚至将抑郁所引起的躯体不适也当作副反应,严重影响了用药的依从性。其实一种药物的副反应只在一部分病人身上出现,病人是否出现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不会所有用药的病人都出现。有一些病人刚开始服药时会出现轻度的不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适应药物带来的不适。所以,病人没必要整天为担心副反应而忧心匆匆,多参加些日常活动,分散注意力,也许对治疗更有利。

其三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如治疗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躯体不适,或治疗较长时间效果仍不明显,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反映自己的感受和病情,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处理副作用。

90.抗抑郁药能恢复性功能吗?

许多抑郁症病人在抑郁发作时会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男性可表现为性欲丧失、阳萎、早泻,女性则多见性冷淡、闭经。这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是暂时的、功能性的,完全没必要为此伤心绝望。病人在接受抗抑郁药的正规治疗后,精神症状会逐步改善直至消失,其性功能也会随之恢复。

如病人在抑郁症状消失后,仍残留性功能障碍,就需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影响,躯体疾病的影响。选择性5-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这一类抗抑郁药,以及许多内科药物也会导致暂时性的性功能障碍。如你正在使用5-羟色胺再回收抑制剂,可改用对这方面影响小的药如瑞美隆。你可向内科医生了解目前是否正在服用对性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如有的话则应停用。如你患有影响性功能的躯体疾病,则应治疗躯体疾病。

当然,患者配偶也应积极配合,促进病人性功能的恢复。应了解病人的性功能障碍是疾病的表现,是暂时性的,是能恢复的。不能以埋怨、威胁甚至是暴力言行对待病人,更不宜四处渲染,这样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自卑感、自责感和绝望感,不利于病情的康复。配偶的理解、拥抱、温存、关怀,可以帮助病人获得自信和减少孤独感,促进病情的尽快康复。

91.经前综合征需要药物治疗吗?

经前综合征(PMS)又称经前紧张综合征,指周期性出现的精神症状,开始于排卵后并在月经来潮第一或第二天消失。本症相当常见,80%健康育龄期妇女可出现轻重程度不等的症状,严重的约占5%。精神症状主要为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病人还可出现躯体症状,包括乳房胀痛、腹胀、食欲增强、失眠、疲乏、潮热、头痛、肌肉和骨骼不适等。少数病人甚至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认知症状,进而造成病人的工作效率下降。PMS的发生与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神经递质5-羟色胺、社会环境因素、人格有关。

目前认为,对于轻性PMS,调整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支持治疗是有益的。食入低脂、低糖、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镁、钙、镍)的饮食,辅以身体锻炼有助于病人康复。而对于重性PMS,除上述治疗措施外,还需采用药物治疗。据统计,60~70%的重性病人经及时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药物治疗分为对症治疗和排卵抑制两类。

对症治疗:(1)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赛乐特、左乐复、喜普妙、兰释和百优解,可仅在黄体期服用。前四种药因半衰期短而优于百优解。(2)丁螺环酮为5-羟色胺激动剂,有抗焦虑作用,可改善病人的心情。(3)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丙咪嗪、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但由于不良反应多,较少使用。(4)佳静安定,黄体期给药有效,来潮后停用,一般不产生依赖。

排卵抑制剂对PMS有肯定疗效,主要有达那唑(Danazol)、布舍林(Buserlin)、路帕隆(Luprone)三种药物,它们可诱发药物性绝经。排卵抑制剂所引起的绝经样状态可辅用雌激素和黄体酮予以克服。

92.热线电话对抑郁症病人有帮助吗?

心理健康热线是面向社会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的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服务方式之一。

心理热线电话最早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重点是预防自杀和缓和情绪危机。以后相继在德国、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设立了多种形式的电话咨询服务。日本在70年代初期成立了“命电话”的热线咨询机构。我国的电话心理咨询起步较晚,最早于1987年在天津开设,以后广州、杭州、北京、南京等地也相继设立类似服务。虽然各地的电话咨询名称有所不同,如北京称为“希望热线”,上海称为“心理健康热线”,但殊途同归,宗旨都是为生活中遭受逆遇或挫折的人们提供心理上和社会上的支持和帮助。

抑郁症病人一个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消极,甚至自杀,所以如何对抑郁症病人的情绪进行早期、准确地判断,及时采取危机干预,将能最大程度上挽救病人的生命。而热线电话会在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抑郁症病人在发病初期表现情绪低落,此时若能找人倾吐心事可缓解压力,稳定情绪,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很多抑郁症病人情绪一直不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抗抑郁药的种类、剂量、时间不正确,若在服药过程中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可以及时调整用药,使药物发挥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3、有时抑郁症病人一时想不开,处于急性情绪危象,濒于精神崩溃或企图自杀的时候,如果能通过热线求救,热线值班人员可一面采取危机干预处理其急性情绪危象,一面立即派出人员赶至当事人家中,制止自杀。

(盛建华)

93.贵药疗效一定会好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新的治疗方法和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层出不穷。这样一来,一方面,确保了疾病治疗的及时、有效,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误诊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将会导致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增加了家庭、社会的负担。但医疗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理应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保证它的投入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任何疾病一旦诊断清楚,就必须进行治疗,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这些治疗一定要专业技术人员(说具体就是指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疾病的具体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病人的躯体耐受情况、以往的用药历史,也包括病人的个体差异等等,当然亦应考虑到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症状缓解率和生存率,减少复发率及死亡率,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那么,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⑴药物治疗;

⑵心理治疗;

⑶工娱治疗;

⑷康复训练;

⑸针灸、推拿、按摩等。

这些治疗方法中最有效、最主要的就是药物治疗,其他的方法则作为辅助治疗。

既然药物治疗是最主要治疗方法,那么理想的药物又应具备哪些条件?

⑴应对各种各样的症状均有显著疗效;

⑵安全性好,副作用小;

⑶能有效地防止疾病复发;

⑷用法简便;

⑸价廉物美;

⑹耐受性好。

不可否认,当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单纯从药物来说,其每年出现的品种、剂型数不胜数,也由于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使治疗药物更加有效、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药物的价格也会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出现了一些“贵药”),贵药固然是好,但一定要对症使用,且要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至少在我们发展中国家,“价廉物美”这一条选药原则是应该考虑的,当然还有能治好病等等。

其实,任何一种疾病要出现好的疗效,必须要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社会相互配合:首先医生的医术应精湛、经验要丰富,能给病人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次病人及家属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另外,还需要病人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必要的社会、家庭支持。

94.什么是药源性精神症状

顾名思义,所谓药源性精神症状即是由于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些改变。它的出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由,但主要是药品本身引起和用药者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

药源性精神症状可能有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情绪和行为两方面:

⑴情绪症状多数为抑郁状态:如焦虑、烦躁、心境恶劣、快感缺失、消极悲观等,以至生趣索然,大有